公道杯(教訓茶碗)的底部虹吸管原理

上回我們在『魚菜共生的虹吸形式,你是哪一種?』這篇題目裡提到有不少類型的虹吸形式。有讀者與我們問到,裡面連壁虹吸這一項,構造十分簡單,能否有穿過底部的設計呢?答案是有的,而且這種虹吸方式由來已久。

史記范雎蔡澤列傳》:語曰『日中則移,月滿則虧』。物盛則衰,天地之常數也。

荀子宥坐篇》:孔子觀於魯桓公之廟,有攲器焉。孔子問於守廟者曰:『此為何器?』
守廟者曰:『此蓋為宥坐之器。』孔子曰:『吾聞宥坐之器者,虛則攲,中則正,滿則覆。』

都是用來告誡人們不可自滿。然而古時候的巧匠們,也將這句話設計入生活器皿之中。後來有人將虹吸原理運用於飲用的器具。明代有九龍杯,流傳於現代有琉球群島的教訓茶碗。而西方也有類似的杯子叫Pythagorean Cup(Pythagorean就是發明畢氏定理那位科學家)

下面是九龍杯的實驗,看過之後,大家應該對這有趣的虹吸方式感到有趣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