閩南傳統“粗糠灶”


○文/李文軒圖/鄭靜宜
   在農林學校舊址內採訪時,我們無意中發現一種造型奇特的灶台,當地鄉親告訴我們,這就是在當代生活中消失已久的閩南“粗糠灶”,沒想到卻在荒蕪的學校舊址內得以完整保留。

   這座灶台掩藏在路邊的一座平房內(見配圖),外面豎立著高高的煙囪。“粗糠灶”即指以粗糠作為燃料的灶台,而“粗糠”就是水稻的殼子。在閩南,以粗糠作為灶的燃料,可謂歷史悠久。因為閩南自古盛產稻米,水稻脫殼加工後剩下的粗糠,用作生活燃料,雖然粗糠看似細小,但實際上火力強勁。

   我們在現場看到,這座粗糠灶由紅磚砌成,灶身約一米高,主體分為兩部分,一部分是灶面,用來安放煮飯炊具,另一部分則是灶膛,用作填入粗糠的入口和燃燒粗糠的空間,灶膛入口頂部做成漏斗狀。

鄉親說,之所以做成這種形狀,是為了便於粗糠的倒入和充分燃燒。原來,當使用粗糠灶煮飯、燒水時,就把成簸箕的粗糠倒入漏斗狀入口,由於灶膛內被砌成階梯狀的“滑梯”,倒入的粗糠在每部分都有停留,通過撥弄每層階梯上粗糠的存留量,可以調節粗糠灶的火力大小,並使粗糠得以完全燃燒,增強火力,越是下層階梯,火力越強,一台粗糠灶的火力足足可以供應三口大鍋的使用,非常適合需要同時供火的“大鍋飯”之用。而這一點,也恰恰與曾作為陳嘉庚創辦的農林學校舊地炊煮量大的歷史相符合。

   粗糠灶是閩南先民們智慧的體現,它通過燃燒水稻的“副產品”粗糠作為生活燃料,可以說是用天然環保的原始能源來為現實生活服務,粗糠是一種會隨著水稻的收成而不斷產生的資源,而生活中的炊煮又可以充分消化和利用這一資源,在為生活服務方面真是一種完美的循環方式。隨著社會發展,現在生活上多用煤氣灶,許多人對粗糠灶已一無所知,保留如此完整的粗糠灶已經是非常少見了。